馒头的来历,还吃得下么

2023-12-23 08:32:49十三的历史杂谈
什么是人殉和人牲?人殉是用活人为死去的部落首领贵族等殉葬,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妻妾奴婢,佣人等,也就是被殉者是死者熟悉的人,目的是到另外一个世界服侍主人。人牲是用活人祭祀天地神灵以及

什么是人殉和人牲?

人殉是用活人为死去的部落首领贵族等殉葬,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妻妾奴婢,佣人等,也就是被殉者是死者熟悉的人,目的是到另外一个世界服侍主人。

人牲是用活人祭祀天地神灵以及祖宗,绝大多数被用于祭祀的活人都是战俘,少数是奴隶;人牲会被埋在专门的祭祀坑中,头和身体分离,防止他们到另外一个世界复活作乱。

在商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鬼魂不死,为了祈求神灵消灾赐福,他们不但要用大小牲畜作为祭品,而且还要杀人祭奠鬼神,认为以人肉为盛馔供献于神灵之前,才是对鬼神的最大敬意。

商代的祭祀名目繁多,用作人牲的奴隶数目,按目前掌握的甲骨资料,共计人牲14000 余人,其中最多的一次就用人牲500余人。人殉数目则无法统计,目前已发现的商代墓中的人殉数量为500余人。人牲和人殉作为人类社会早期的陋习,反映出商代频繁的武力征伐和残酷的阶级压迫。

商朝灭亡后,人殉人牲制度被周废除,但并没有立即消失,以后各朝代还零星存在,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讨伐孟获,渡泸水时手下提出杀死一些“南蛮”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河神。

诸葛亮用面粉做成人头,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这种面食流传了下来,后来成为了“馒头”。人殉制度取而代之的是陶俑、木俑殉葬制度,所以才有了孔子的“始作俑者”一说,他的原话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就是最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这主要表达了孔子对殉葬制度的不满,连使用人形泥偶来陪葬也鄙夷。

相关文章

女生想谈恋爱的症状(有这五个表现的女生,一看就知道想谈恋爱)
失去的爱情如何找回(带你找回爱情的7个秘诀)
青春期男生想追女生的表现及行为有哪些(学生时代男生喜欢女生的表现)
女生把你放心上的表现(女人把你放心上了,才会放出这些信号)
最朴实走心的表白情书(一封朴实的情书)
逗人开心的俏皮话情话短句(逗人开心又撩人的短话)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幸福家庭有四个共性)
婚姻无法挽救怎么办?(该如何挣扎,才能赢回幸福)
投资三大原则是什么(投资中最重要的三个原则)
做车贷需要什么手续(贷款买车的三大途径)
什么是红股派息(股票分红了,到底赚没赚?)
互联网有什么特点(互联网时代的三个特点及对策)
古代结婚为什么要做被子(古代新婚床铺和被子为何如此夸张?)
窗户为什么没关严(装修完要关紧门窗!)
菊花为什么代表长寿(菊花:坚毅与长寿象征)
什么叫平衡膳食与健康(了解平衡膳食八准则)
乳胶为什么防螨虫(乳胶床垫与海绵床垫区别?)
电脑有什么赚钱的副业(电脑有什么兼职工作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