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糕点做法大全
2024-02-09 06:08:07一苇音悦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所有简单的食材在中国人的手中烹制之下也会变得“色香味俱全”起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尤其喜爱吃甜食,而甜食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用大米制作而成的各种美味糕点了。中国人尤其喜爱吃糕点,放大镜商城小编也吃美味糕点忠实粉一枚。因此,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研制糕点的方法丰富多样,而所有糕点的原型都离不开中国地图上这十大传统的糕点。

一、桂花糕
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了汉族美味糕点。中华桂花糕历史悠久,美味爽口,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了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

材料:水磨糯米粉(200克)、澄粉(50克)、新鲜桂花(30克)、白糖(70克)、玉米油(40克)
做法:
1、摘取无污染的桂花(最好开放2天的桂花)
2、挑去花梗、花蒂,留取30克左右。
3、碗中倒入清水洒上10克盐搅散,把桂花浸泡几分钟,去除苦味。
4、几分钟后把桂花从碗中捞出,并轻轻捏干水分,备用,
5、取250克左右的温水,倒入70克的白糖,用手动打蛋器把白糖搅化。
6、加入200克水磨粉、50克澄粉搅拌。
7、倒入40克玉米油,继续搅拌至无颗粒状。
8、放入备好的桂花,再次搅几下,使油、桂花和面糊完全融合。
9、取8寸批萨一个,(如有方的盘子会更好便于熟后切块)并在盘底抹上一层薄薄的油。
10、把面糊倒入披萨盘,并盖上保鲜膜,防止蒸汽水滴入。
11、凉水下锅蒸上25分钟,关火后再焖上几分钟就可以了。
12、蒸熟的桂花糕,金灿灿的是不是很有食欲呢?
二、绿豆糕
相传在中国古代,人民在端午节的时候,为寻求身体平安健康,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喝雄黄酒、吃绿豆糕和咸鸭蛋这三种凉性食物,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夏至到来所带来的褥夏的疾病。

材料:绿豆1斤、白糖适量、橄榄油
做法:
1、绿豆提前24小时泡发,然后蒸45分钟,将绿豆熟烂。
2、趁热加入白糖,多少根据自己口味定。老北京的做法是绿豆和白糖按照1:1的比例。
3、用大勺子或其他工具,将蒸熟的绿豆弄成绿豆泥。
4、加入一点点淀粉,增加绿豆泥的粘度。
5、搅拌好以后,放微波炉高火打几分钟,把淀粉打熟,另外可以让绿豆泥干一些。
6、放凉以后,捏成兵乓球大小的团子,捏的时候手上抹点橄榄油可以防粘。
7、放进做月饼的模具里,没有磨具的话,也可以用大点的瓶盖哦。
8、绿豆糕倒模出来,吃之前放冰箱冷藏一会,这样美味的自制绿豆糕就做好了。
三、凉糕
凉糕是北京地区夏令时节汉族的传统名点之一,香甜沙软,食之清爽可口。另外,凉糕也是四川宜宾的一款特色小吃,其用纯大米制作的凉糕与普通大米制作的糕点截然不同,口感上鲜嫩爽口,丝丝顺滑。

材料:凉糕粉50克,温水100克,清水550克,红糖浆、花生碎、葡萄干、枸杞适量
做法:
1、将凉糕粉倒入碗中,用温水调成浆糊状,静置20-30分钟。锅中倒入清水,烧开,冲一半到凉糕浆中,并不断搅拌均匀。
2、再倒回锅中,大火烧沸,不断搅拌3-5分钟,熟透后离火。分别倒入深盘中,静置冷却至凝固即可。
3、用刀从中间划开,将其中一半倒扣入另一空盘中,淋上红糖浆,撒上果料,拌匀食用。
四、红豆糕
红豆糕是江南地区汉族的特色点心,是精致的江南点心系列,轻薄得如同几片红叶,可以从半透明的凝膏中清晰地看见暗藏其中的每一颗红豆馅料。红豆糕属于甜品点心,利尿调理,高血压调理,水肿调理,便秘调理。

材料:椰子粉(适量)、红豆(适量)、椰子汁(适量)、吉利丁片(适量)
做法:
1、将红豆洗净加水。
2、浸泡一整天(我图中浸了有8小时吧)。
3、红豆放入锅中加足水,大火烧开。
4、转中火30分钟,中途往里加点白糖进去。
5、等锅中的水快要烧干时,关火。
6、趁热加入椰子汁。
7、放入椰子粉,搅拌均匀。
8、将吉利丁片放入冰水中泡软。
9、等红豆凉得温温时,放入。
10、等加了料后的红豆凉透。
11、放入保鲜盒。
12、冷藏3小时,就可以吃喽。
13、食用时切块。
五、米糕
米糕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食品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米糕是用粘性大的米或者米粉来蒸成的糕点,加工制作方便,耐贮藏,食用方法多样,所以很大众受欢迎。寒潮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的扬雄在《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材料:大米200克、配方奶180ML、酵母3克、白糖20克、芝麻适量
做法:
1、取200克大米,洗净晾干,放入料理机中打成粉,第一遍打的不够细腻的话,就过筛一下,筛剩的继续放入料理机中打成粉,重复打磨。
2、打磨后全部过筛到一个较大容器中,放置一旁待用。多筛两次,保证大米粉足够细腻。
3、取一个容器,冲调180克配方奶,加入3克酵母,也可以加入少许白糖调味,搅拌均匀。
4、倒入大米粉中。搅拌均匀即可。
5、取一个上锅蒸的容器,内壁上刷一层薄薄的油。
7、倒入大米糊,盖上保鲜膜,发酵至两倍大即可,大概40分钟左右。发酵后撕去保鲜膜,撒上芝麻。
8、水开后上锅蒸20分钟左右。
9、蒸好后冷却一会,倒扣容器脱模,切成小块后就可以给宝宝吃啦。
六、马蹄糕
马蹄糕是广东、福建福州地区的汉族传统甜点名吃之一。最早的马蹄糕是用几样简单的材料做出来的,这些马蹄糕是古老宗教神话与奇迹式迷信的象征。

材料:马蹄粉200克、清水400克、冰糖150克、红豆100克
做法:
1、把甜红豆用清水泡一下。去掉甜味。因为太甜了去掉一点甜味。
2、把一半的清水,倒入马蹄粉里。水倒入后,马上搅拌。顺着一边搅拌。
3、搅拌好的马蹄糊,在用筛子筛匀。备用。用剩下来的清水,加入冰糖。在电磁炉加热,融化冰糖。
4、冰糖熬化后,把冰糖水的3分之1,倒入马蹄糊里,一边倒入一边搅拌。最后在把剩下的冰糖水后入马蹄糊里。在次不停的搅拌。
5、搅拌好后,把红豆倒入糊糊中,在搅拌。
6、把马蹄糊倒入模具里。把模具放入蒸锅里,定时20分钟,最大火力。
7、20分钟后,后见糊糊变成半透明状。担心不熟,可以用筷子叉一下。
8、冷却后,改刀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就可食用了。
七、千层糕
千层糕是北京地区的汉族风味糕类小吃之一。糕体松软,层次丰富清晰,色彩缤纷,味道香甜可口,宜热食。

材料:马蹄粉250克、冰糖130克、红糖3克、椰浆400ML、水650毫升
做法:
1、把马蹄粉分成两份,每份125克,用100ml水化开,边倒水边搅匀。
2、用大概450ml水放入黄色冰糖和少许红糖,烧滚花开后放凉,倒入其中一份马蹄粉水内。
3、把400ml椰浆倒入另一份马蹄粉水中,搅匀。
4、大火烧开水后,先放2勺黄水蒸,大概2-3分钟凝固后,再加2勺左右白水,交替进行,最上面一层浇黄水,最后蒸出来颜色会比较好看。
八、发糕
发糕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是浙江省龙游县,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及四川省、重庆市等地区的汉族传统美食。以糯米蒸煮制成,其味清香,是一种大众化的饼类食物。其中“龙游发糕”为非遗产项目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

材料:普通面粉200克、红糖65克、温水150克、酵母粉4克、红枣适量、枸杞适量、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红糖倒入温水中,用勺子搅拌一下化开,备用。
2、将酵母放入红糖水中拌匀放置一会;将红枣切碎;将融化好的红糖水倒入面粉中。
3、加入红枣碎,搅拌均匀,直至无面粉颗粒;将搅拌好的面糊倒入6寸蛋糕模具中。
4、盖上盘子,等待发酵;大约30分钟左右,面糊发酵至原来的2倍左右,然后放入枸杞,撒上白芝麻。
5、送入蒸箱,选择馒头程序,95度蒸30分钟即可~!(家里没蒸箱的,可以直接放蒸锅上大火蒸25分钟即可)
九、山药糕
山药糕属于中国美味糕点类食品,味道香甜。有健脾益肾的功效。

材料:山药500克、蓝莓果酱、食盐、白糖
做法:
1、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段。
2、放入锅中,盖上盖子,水开后蒸至熟透,蓝莓果酱3勺加适量水调匀成酱汁。
3、将蒸好的山药取出放入容器中,用勺子压成泥状。
4、放入四勺白糖和少许盐,搅拌均匀,有结块的地方要捏散。
5、用模具在山药泥上切割成块,摆入盘中。
6、均匀地淋上蓝莓酱汁。
十、豌豆糕
豌豆糕是北京传统小吃,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糕。因此,每当春夏季豌豆糕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北京的豌豆糕分宫廷和民间两种。豌豆以张家口出产的花豌豆最好。豌豆糕为民间小吃,同芸豆卷一起传入清宫。民间的糙豌豆糕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

材料:豌豆200克、蔓越莓干20克、糖20克、黄油10克
做法:
1、准备好干豌豆,放入冰箱,用水泡发了一夜。
2、用高压锅压制成熟,然后用料理机打成泥。
3、蔓越莓干用剪刀剪碎。
4、平底锅放少许黄油融化,放入打好的豌豆泥小火炒,抱成团时放入白糖。
5、关火后放入蔓越莓干,搅拌一下融合。
6、戴上一次性手套分割成小团,趁温热用模具压制成型。
7、很漂亮呢,放入冰箱冷藏片刻再食用,更美味哦!
华夏大地,地大物博,就连一块块小小的糕点都能做得如此精致,如此美味。作为一枚正宗吃货的放大镜商城小编真的觉得好幸运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如此美食之邦,舍我大中华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