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饺子的来历

2024-03-17 07:42:40忘忧草馨儿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是有来由的。它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时节向百姓舍药而流传下来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他的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是有来由的。它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时节向百姓舍药而流传下来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他的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深为人敬重。

在他返乡时,正是冬季,他见到白河两岸的乡亲们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于是他让弟子们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熬制“袪寒娇耳汤”,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切碎,用面包成耳朵一样的“娇耳”,把煮熟后的“娇耳”分给来求医的人,每人两个和一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袪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治好了。后来就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沒人管”的传说。

俗话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足见中国人对“饺子”这种美食,有多么喜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困难时期,想吃顿饺子,谈何容易。即是包饺子,那也是缺肉少油、没有什么荤性的菜饺子。加上粮食定量中,杂粮比重大,饺子皮是白面和玉米面的混合面,不能下锅煮,只能吃蒸饺。记得那年严寒的冬至,我回家当我拉开那扇包着毡子的门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蒸笼里正蒸着南瓜和洋葱馅的素饺子,包的虽然饱滿,因为沒肉,熟了一塌馅都是扁扁的,我们蘸着辣面子和醋,吃着甜丝丝、热騰腾的蒸饺,一股幸福、滿足的暖流温暖了身心。

改革开放后的年代,度过了漫长的粮食定量和物资匮乏的人们,为了玫善生活,普遍喜欢用带尾巴油的羊肉包肉饺子,那可真是咬一口满嘴流油、薄皮大馅的肉饺子啊!吃上这样一顿饺子,感到又过瘾又解馋。

现在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人们,追求生活品质,讲究科学养生,普遍怕长胖,尤其是得了“富贵病”的人,更是不敢摄入高脂肪的肥肉,吃饺子也与以往不同,要吃瘦肉、鱼肉、虾仁等馅的饺子或是用木耳、香菇、豆干等食材包成的素饺子。对调味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葱姜蒜及各种调料外,总怕味不够鲜美,不够厚重,还要用蚝油、芝麻油、料酒、生抽等提鲜去腥、去膻,饺子包的也比以往精致许多。

总上所述,从张仲景时代迄今近两千年,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经久不衰。如今吃饺子对百姓来说,是一件容易事,而且越吃品味越高,甚至常有人把包好的饺子速冻在冰箱,随时煮吃,这吃饺子已成为方便快餐。从吃饺子这个侧面也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相关文章

古代结婚为什么要做被子(古代新婚床铺和被子为何如此夸张?)
窗户为什么没关严(装修完要关紧门窗!)
菊花为什么代表长寿(菊花:坚毅与长寿象征)
什么叫平衡膳食与健康(了解平衡膳食八准则)
乳胶为什么防螨虫(乳胶床垫与海绵床垫区别?)
电脑有什么赚钱的副业(电脑有什么兼职工作呢)
合金为什么比金属硬(化学学习——神奇的合金特性)
出售不动产交什么税(不动产拍卖税费谁承担)
厨房为什么要涂防水(阳台、厨房也需要做防水吗?)
玻璃为什么要打胶(幕墙打胶为什么如此重要?)
什么是密度板和纤维板探析
什么仙人掌开花最漂亮(哪些仙人掌容易开花?)
什么相机最好用又不贵(平价好用的相机推荐)
为什么管道要保温(为什么供水管道需要做保温?)
烧水为什么有气泡(水在烧的过程中,气泡哪来的?)
鼻烟壶是干什么用的怎么用(鼻烟壶的前世今生)
印度线香为什么深色(线香品鉴~)
耐磨钢为什么耐磨(耐磨钢是怎么样耐磨的)
热门推荐